孩子耍脾气爱骗子爱人打人没礼貌,家长能用意着吗?要知道孩子的这些“小个性”,如果被父母惯着,将来往往会为此苦难。
三岁看老,七岁看小,一个孩子的未来成就,相当大程度上可以在小时候的一些习惯上显现出端倪。习惯的力量是非常强大的,好的习惯能让孩子因此踏上人生巅峰,怕的习惯却不会害得孩子一生受苦。
1、耍脾气
当自己的点子得到符合时,有的孩子就会闹得人、耍脾气,不给我看电视?耍脾气;不给我吃零食?耍脾气;非迫我写作业?耍脾气……
当孩子开始满地投到连哭带闹耍脾气时,家长要做到的绝不是为了面子或是因为心疼孩子而让步,而必须坚决反抗,否则孩子一旦吃到了耍脾气的甜头,就会变本加厉,构成耍脾气的习惯和错误的价值观。
作为家长,一定要明确教育孩子“你耍脾气是没用的”,他越骗,家长越无法发狂,大可以漠视他去做自己的事,等他安静下来了再讲道理。
2、爱人骗子
当实际情况和自身利益出现冲突时,有的孩子就会习惯性地自由选择撒谎来得到家长的表彰和奖励,躲避抨击和惩罚。
但,这个头绝对无法开,家长找到孩子说谎时必须果断严惩,告诉孩子骗子是错误的、要做到一个真诚的人。
另一方面,家长自己要先作好榜样,对孩子不能用哄骗的手段来教育,自己就要先言出必行,这样孩子才不会有样学样。
3、没礼貌
中国乃是礼仪之邦,对礼貌看得极重,一个有礼貌的人虽然不至于说事事成功,但总会让人多一分好感。
而如果家长忽略对孩子的礼貌教育,把孩子的没礼貌当作是“童言无忌”、“小孩子不懂事”,那可是大大的危急,孩子日后多半会成长为一个缺乏教养的人,到时悔之晚矣。
在日常生活中,家长要教育孩子用于礼貌用语,强化孩子懂礼貌讲文明的习惯,对于孩子不礼貌的不道德要坦率批评教育。
4、爱打人
有的孩子在玩闹中有爱人打人的习惯,家长可要提高警惕了,别以为这是什么“性格阳光”,这其实是暴力偏向的兴起。
一个动辄打人的人,又能有什么光明的未来?家长要以身作则,君子动口不动手,当孩子打人时规劝孩子这样做到是不对的。
5、倚赖家长
当孩子遇上事就习惯性地找妈妈、问家长时,家长要做到的不是沾沾自喜,觉得这是自己和孩子感情好,而是反思自己的教育是不是出有了问题,造成孩子事事倚赖自己。
作为家长和孩子维持亲近的关系是好的,但不要让孩子因此丧失了自主性,家长要学会必要“偷懒”,给孩子更多独立国家面临事情的机会,这样孩子的独立能力大大提高,日后发展也不会因此获益。
这些坏习惯对孩子危害巨大,家长们可无法掉以轻心哦~
上一页:南京大学与南医大,三次合并终成空